成功案例

cases

>
>
>
pci-e插槽与pci插槽的区别

pci-kb88凯时平台-首页

浏览量
【摘要】:
  一种由英特尔(intel)公司1991年推出的用于定义局部总线的标准。此标准允许在计算机内安装多达10个遵从pci标准的扩展卡。最早提出的pci总线工作在33mhz频率之下,传输带宽达到133mb/s(33mhz 32bit/s),基本上满足了当时处理器的发展需要。随着对更高性能的要求,1993年又提出了64bit的pci总线,后来又提出把pci 总线的频率提升到66mhz。目前广泛采用的是3

  一、pci插槽

  1.pci,外设组件互连标准(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ion)

  一种由英特尔(intel)公司1991年推出的用于定义局部总线的标准。此标准允许在计算机内安装多达10个遵从pci标准的扩展卡。最早提出的pci总线工作在33mhz频率之下,传输带宽达到133mb/s(33mhz 32bit/s),基本上满足了当时处理器的发展需要。随着对更高性能的要求,1993年又提出了64bit的pci总线,后来又提出把pci 总线的频率提升到66mhz。目前广泛采用的是32-bit、33mhz的pci 总线,64bit的pci插槽更多是应用于服务器产品。从结构上看,pci是在cpu和原来的系统总线之间插入的一级总线,具体由一个桥接电路实现对这一层的管理,并实现上下之间的接口以协调数据的传送。管理器提供信号缓冲,能在高时钟频率下保持高性能,社和为显卡,声卡,网卡,modem等设备提供连接接口,工作频率为33mhz/66mhz。

  pci总线系统要求有一个pci控制卡,它必须安装在一个pci插槽内。这种插槽是目前主板带有最多数量的插槽类型,在当前流行的台式机主板上,atx结构的主板一般带有5~6个pci插槽,而小一点的matx主板也都带有2~3个pci插槽。根据实现方式不同,pci控制器可以与cpu一次交换32位或64位数据,它允许智能pci辅助适配器利用一种总线主控技术与cpu并行地执行任务。pci允许多路复用技术,即允许一个以上的电子信号同时存在于总线之上。

  由于pci 总线只有133mb/s的带宽,对声卡、网卡、视频卡等绝大多数输入/输出设备显得绰绰有余,但对性能日益强大的显卡则无法满足其需求。intel在2001年春季的idf上,正式公布了旨在取代pci总线的第三代i/o技术,该规范由intel支持的awg(arapahoe working group)负责制定。2002年4月17日,awg正式宣布3gio1.0规范草稿制定完毕,并移交pci-sig(pci特别兴趣小组,pci-special interest group)进行审核。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以为它会被命名为serial pci(受到串行ata的影响),但最后却被正式命名为pci express,express意思是高速、特别快的意思。

  2002年7月23日,pci-sig 正式公布了pci express 1.0规范,并于2007年初推出2.0规范(spec 2.0),将传输率由pci express 1.1的2.5gb/s提升到5gb/s。

  2.pci,支付卡行业数据安全标准(payment card industry (pci) data security standard)

  二、pci-express

  2. pci-express简称pci-e接口,是intel公司为了提高显卡总线速率发明,用于替换原来的agp3.0规范接口。

  pci-express是最新的总线和接口标准,它原来的名称为“3gio”,是由intel提出的,很明显intel的意思是它代表着下一代i/o接口标准。交由pci-sig(pci特殊兴趣组织)认证发布后才改名为“pci-express”。这个新标准将全面取代现行的pci和agp,最终实现总线标准的统一。它的主要优势就是数据传输速率高,目前最高可达到10gb/s以上,而且还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。pci express也有多种规格,从pci express 1x到pci express 16x,能满足现在和将来一定时间内出现的低速设备和高速设备的需求。

  pci express (以下简称pci-e)采用了目前业内流行的点对点串行连接,比起pci以及更早期的计算机总线的共享并行架构,每个设备都有自己的专用连接,不需要向整个总线请求带宽,而且可以把数据传输率提高到一个很高的频率,达到pci所不能提供的高带宽。相对于传统pci总线在单一时间周期内只能实现单向传输,pci-e的双单工连接能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和质量,它们之间的差异跟半双工和全双工类似。

  pci-e的接口根据总线位宽不同而有所差异,包括x1、x4、x8以及x16,而x2模式将用于内部接口而非插槽模式。pci-e规格从1条通道连接到32条通道连接,有非常强的伸缩性,以满足不同系统设备对数据传输带宽不同的需求。此外,较短的pci-e卡可以插入较长的pci-e插槽中使用,pci-e接口还能够支持热拔插,这也是个不小的飞跃。pci-e x1的250mb/秒传输速度已经可以满足主流声效芯片、网卡芯片和存储设备对数据传输带宽的需求,但是远远无法满足图形芯片对数据传输带宽的需求。 因此,用于取代agp接口的pci-e接口位宽为x16,能够提供5gb/s的带宽,即便有编码上的损耗但仍能够提供约为4gb/s左右的实际带宽,远远超过agp 8x的2.1gb/s的带宽。

  尽管pci-e技术规格允许实现x1(250mb/秒),x2,x4,x8,x12,x16和x32通道规格,但是依目前形式来看,pci-e x1和pci-e x16已成为pci-e主流规格,同时很多芯片组厂商在南桥芯片当中添加对pci-e x1的支持,在北桥芯片当中添加对pci-e x16的支持。除去提供极高数据传输带宽之外,pci-e因为采用串行数据包方式传递数据,所以pci-e接口每个针脚可以获得比传统i/o标准更多的带宽,这样就可以降低pci-e设备生产成本和体积。另外,pci-e也支持高阶电源管理,支持热插拔,支持数据同步传输,为优先传输数据进行带宽优化。